马光远:稳地产是稳经济当务之急,楼市限购已经没有必要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红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23年1月8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公开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新周期”,面临经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新阶段,面临人口增速减慢的局面以及需求减弱、供给减少、预期弱化的长期压力,房地产行业高增长和货币高增长已经结束,房地产投资逐渐专业化。

据了解,马光远此次公开演讲是在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2年会的分论坛《第五届大型建筑工程企业供需对接会暨2022兰格云商合作伙伴峰会》上,该峰会华夏时报参与战略合作。

在房地产行业的支柱性地位被重申的背景之下,马光远指出,房地产作为老百姓财富配置的主要工具不会结束,老百姓追求更好居住条件的需求没有改,稳地产是稳经济当务之急,房地产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2023年房地产将触底并小幅反弹。

而对于具体的楼市政策,马光远认为,供给端,“保交楼”方面需要将房企融资问题彻底解决;需求端,需要将买房的很多障碍解决掉,比如限购已经没必要,现在没人买房子已经并不是因为限购,而是真不想买、真没钱买、真不炒房了,限购可以全部取消。

稳地产是稳经济当务之急

2022年末,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被多次提及。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公开重申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对此,马光远指出,稳地产是稳经济当务之急,房地产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2021年房地产行业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约为12%,中国居民60%以上的资产都在地产上,土地政策短时间内也难以发生改变。房地产作为老百姓财富配置的主要工具不会结束,老百姓追求更好居住条件的需求没有改变。

对于2022年中国经济的情况,马光远指出,经其推算,2022年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产生了1.5%-1.8%的下拉作用。

2022年房地产供应端和销售端均透露出莫大的“寒气”。据统计局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资94016亿元,下降9.2%;商品房销售方面,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2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2%。

“房地产开发投资每个月都在创造历史新低,销售端的数据也出现了房地产1999年市场化以来、有统计数据以来最深的跌幅。”马光远表示。

房地产供给端和销售端数据下滑的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不及预期。2022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统计数据,2022年11月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同比减少4710亿元,环比增加2807亿元,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弱于预期。马光远指出,2022年居民中长期贷款金额下滑超过50%,意味着房贷金额下滑了近5成。

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我国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增强,储蓄额创历史新高。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新增居民存款累计14.9万亿元,如果加上12月份住户存款金额,全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将超16万亿元。

马光远指出,居民存款飙升,其原因不是大家挣钱挣多了,而是大家不敢花钱。

“限购政策已经可以全部取消”

针对整体的低迷行情,2022年楼市调控政策十分密集,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国有超330个省市(县)发布楼市宽松政策超千条,达到近年峰值。

对于已经发布的政策,马光远认为有诸多需要调整的部分。马光远表示,从2021年9月开始到今天为止,房地产政策像“挤牙膏”一样慢慢释出,如果在2022年初就发布,调控效果会好很多。2023年一定要在房地产政策层面有政策尽快出,市场预期不能再拖了。比如房企融资这个政策,此前把开发商所有的融资渠道打掉非常不理性,到2022年11月才发布相关政策给开发商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能因为顾虑房地产报复性反弹,而缺乏对房地产基本面的科学研判。

马光远表示,希望通过更进一步的政策让房地产能够软着陆。如果房地产能够软着陆,预期能够改变,疫情的防控影响消除,中国经济预计将回到5%的增长,而其中需要采取一些超常规的举措来解决问题。

在供给端,马光远指出,“保交楼”方面需要把房企融资问题彻底解决了,房企的资金链必须保住,大规模房企保不住的话,其他都保不住。“保交楼”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是硬任务,老百姓买了房子以后,必须避免出现烂尾,而“保交楼”重点属于监管方面的责任,政府必须去完成相关工作,而不是全部由企业完成。过去几年太严厉的房地产政策需要得到清理,各种各样的“限”都可以取消掉。

在需求端,马光远认为,需要将买房的诸多障碍解决掉,其中限购政策已经没必要实施了,现在没人买房子已经并不是因为限购,而是真不想买、真没钱买、真不炒房了,限购可以全部取消。据悉,目前全国还有多个城市实施限购政策,其中北京等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十分严格。

除了限购的取消,马光远补充道,2023年稳房地产的重点还需要在改善型购房需求上下功夫。目前二套既有买房的需求,也有购买的能力,比如北京,北京现在很多人想买第二套房,但是,北京现在一方面是二套房首付比例高达80%,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不管名下有没有房子,只要以前在银行贷过款都算二套,这必须改善。

首套刚需的地位已经慢慢退居次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结婚率持续走低,据民政部统计数据,2021年,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相比2017年降低2.3个千分点。2021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283.9万对,比上年下降34.6%。马光远表示,首套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不重要,结婚人数创新低,第一套房的需求在急剧下滑。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走势,马光远认为,2023年房地产行业将触底并小幅反弹。2023年房地产必须稳住,稳不住可能会出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房地产投资会企稳,房地产会实现软着陆。但是,因为房地产环境也变了,经测算,房地产的需求将在2024年跌破10亿平米,相比2021年的18亿平米下跌9亿多平米,近乎腰斩了,整个市场面将供大于求,不再像过去求大于供,房地产行业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人一晃就老,别自寻烦恼

10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炉:比亚迪“压倒性”领先,合资车企近乎全军覆没

11月3日,乘联会公布了10月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21.75万辆,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在第一,接近排在第二名的特斯拉中国销量(7.17万辆)的3倍。

今年10月,乘联会预估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68万辆,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约87%。这意味着,单一家比亚迪销量就占到整个市场的近1/3。除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外,乘联会预计,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排在第3~5名,销量分别为5.2万辆、4万辆、3.4万辆。除此之外,10月批发销量预计将破万的车企还有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哪吒汽车、赛力斯、东风易捷通、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长城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排名前15的车企中,外资品牌仅特斯拉、一汽大众和东风易捷特三家。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合资车企仅一汽大众和东风易捷特,且排名靠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合资车企近乎“全军覆没”。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销量也排在前列。根据CleanTechnic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04.02万辆,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增长51%,其中中国地区的销量占比超6成,为63.6万辆。

今年前9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117.57万辆,排在第一,高出排在第二的特斯拉(90.9万辆)26.7万辆。排在第三的是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为35.46万辆。在全球新能源销量排行前20的榜单中,上榜的中国车企还有奇瑞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和长城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仍是我国汽车行业最主要的增长引擎,但是同比增速却在持续放缓。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6月~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123.7%、103.9%、94.9%、87%,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

事实上,对于整个车市而言,今年“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均成色不足。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2.8%。虽然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实现了“双增”,但环比增速处于近20年同期历史低位。经初步统计,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0.5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也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同比、环比出现“双增”。消费旺季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需求转弱,呈现“旺季不旺”特点。由于车市需求未达预期,10月经销商经营压力较大,有超一半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90%。

对于今年10月的新能源零售销量,乘联会则预计达55万辆,同比增长73.5%,但环比下降1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相应也将从9月的31.8%降至28.8%。

“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销态势平淡,领军厂商努力保持强势良好态势。”乘联会表示,目前,消费者收入信心并没有处于高位,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较为谨慎,前期积压的消费预计在6、7、8月已经释放,而明年的提前消费预计应更多在11、12月体现,故9~10月市场零售低于预期。

从近几个月来看,部分新能源车企进店量和订单储备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全国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订单储备量是所有新能源车企的生死线,这也直接导致特斯拉、福特电马、小鹏等品牌10月下调售价或促销。

突发!这两国,断绝外交关系!原因公布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社会学中有个“圈子定律”,也叫“150定律”。

人类的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也就是说,人在某一个阶段的朋友圈上限,不过百人。

人到中年,愈发觉得年纪越大,朋友圈越小。

可难免有些朋友,删之可惜,留之无益,弃之不敢,相处起来最心累。

为此,不妨给朋友圈适当做做减法。

如何对朋友圈断舍离,这4条潜规则不可忽视。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朋友圈等级有别:不对等,不攀附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与人之间,圈子与圈子之间,有时就是这般泾渭分明。

福楼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在与丈夫参加侯爵举办的奢华舞会后,便对上流社会心生向往。

于是,她向商人赊借了八千法郎的首饰,佯装成名媛,意欲拿到贵族圈的入场券。

然而,舞会上曾邀她共舞的子爵,只是一时兴起;

与她婚外生情的庄园主罗多尔夫,也不过是垂涎她的美色。

自始至终,无论爱玛如何掩盖,也无法粉饰她仅是平庸妇人的事实,又怎会被上层社会真正看见过?

小说的最后,爱玛被赊欠饰品的商人催债,接连向几个情夫求助皆被拒。

心灰意冷之下,绝望自杀。

古往今来,圈子一直是划分等级的界限。

想融入一个圈子,唯有提升自我价值和能量。

当你有了实力有了影响力,才能拿到敲门砖。

否则,只能失落而返。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经济基础尚可,但不足以挤进富太太圈。

她想尽办法讨好她们,以为如此,富婆们就会成为自己的人脉。

结局却是被她们合伙欺骗,损失了几百万。

任何圈子都讲究身份和价值,你不够分量,即便游走于各种饭局,曲意逢迎,可没有能够与他们交换、互通、比肩的实力,再怎么努力去挤,都是局外人。

反而会在长久的无用社交中,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的定位。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朋友圈亲疏有时:不够近,不强融

有些人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自责,自诩重感情之人,说好的“常联系”却渐渐变成了“没联系”。

M女士和大学同学,多年来都维持着一周一聚的频率,这份亲厚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去年,同学因为工作原因去另外一座城市发展。

M女士无奈地发现,她们过去一周一聚的默契,渐渐成了负累。

奔波于两座城市聚会,太过劳心伤财,不现实;

偶尔视频电话,也常常陷入沉默和尴尬,如今共处的圈子和经历皆不同,很难再有共同话题。

这种表面强撑的亲密,仅仅支撑半年,便断了。

可当M女士看到,同学最近的朋友圈竟晒出新的周末好友时,心还是不免刺痛了一下。

实际上,再好的关系,时过境迁,也都会变淡。

原本无话不说的友情,后来却各奔东西,即便偶尔想念,却再也找不到相聚的理由;

原来一同长大的弟兄姐妹,后来却各自成家,再也不可能形影不离。

这一生,迎来送往是常态。

也许,这便是生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因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要驶向不同的远方;也因为远离和失去,才让人更珍惜当下的相遇。

毕竟,有的人一旦话别,便可能是此生的最后一次相见。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朋友圈内循环:负能量,切远离

网上曾有一个话题:你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结束一段关系的?

一个高赞回答是:

当这段关系带给我的能量,远低于对我的消耗的时候。

不久前,我不堪精神重负,拉黑了前同事赵姐的微信。

在过去的半年里,赵姐时常夜半时分与我唠叨她的丈夫夜不归宿,或是回家便醉倒在沙发上;

即便是上班时间,她也毫不顾忌地与我抱怨家庭琐事。

每次都是60秒的微信语音,或是30分钟以上的电话。

一段时间下来,我只言片语的劝慰,不足以平息赵姐的幽怨不说,自己也深受影响,陷入负能量泥潭,动辄发怒,看什么都不顺眼。

与家人频频发生矛盾,还差点因为没控制住情绪,失去了一个维系已久的老客户。

《曾国藩家书》中言: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

意思是牢骚太重的人,人生必多阻塞。

无缘无故怨天,天不会答应;无缘无故尤人,人也不会服气。

这便是“感”与“应”的内在循环。

与充满“消极情绪”的人相处,往往是一种灾难。若不及时远离,你将同坠情绪深渊。

这也印证了心理学上的“情绪转移定律”,一个人与周围人的情绪会互相影响的。

与负能量太重的人相交,不及时远离,悔则晚矣。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朋友圈藏因果:慎交友,结益友

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每个人最终的样子是他身边最近的至少五个人样子的总和,他们将潜移默化地浸染你的行为。

简言之,一个人的未来,往往与所处的朋友圈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与鸿鹄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广袤天空;

与燕雀低翔,心之所向不过低云浅雾;

与蝇虫为伍,所到之处难免污秽狼藉。

交友不慎,必埋祸根。唯有择真善人而交,择真君子而处,才能助益人生。

都道陈道明不喜社交,他却与国家一级演员葛优,有着长达几十年的交情。

他与葛优性格迥异,却都是戏痴,时常会在一起琢磨戏。

这些年,两人其中一个前脚摘了金鹰奖,另一人后脚便夺下金像奖。

陈道明即便有不少封神作品,对戏却也一天都不敢懈怠。

拍摄《我的前半生》时,没有他的戏份,陈道明也会寸步不离地站在旁边看,并向马伊琍讨教道:

“我们那个时候的表演带有那个年代的痕迹,我来看你们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的,我来学。”

两人一路亦师亦友。

正如林肯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优质的朋友,往往如一面明镜,能让你不被欲望横流裹挟,不断地自省和进步。

与自律者深交,你大概率不会自由散漫;与精英同行,你亦鲜少碌碌无为。

惊人的“朋友圈定律”: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4条潜规则

古人有言:“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年轻时,最容易被所谓的人情世故绑架。

人到中年,才慢慢明白,知己好友不过两三,泛滥无益。

不对等的社交,不妨弃之;不联系的朋友,忍痛舍之;负能量的关系,决然断之。

来源:读者

孩子购买“奥特曼”卡 家长可否要求退款?

近日,有不少家长向未检检察官反映,孩子偷偷拿着压岁钱买各种“奥特曼”卡片,这种卡片种类繁多,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且越贵的卡片越稀有,导致一些孩子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去购买卡片。

家长知道后要求商家退款时却遭到拒绝。

商家认为这是孩子自愿购买的卡片,家长无权要求退款。

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到底是否有权要求退款?未成年人的哪些消费行为家长有权要求商家退款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所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独自向商家购买“奥特曼”卡片时,其实施的购买行为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家长可以直接要求商家退款,并将“奥特曼”卡片退还商家。

孩子购买“奥特曼”卡 家长可否要求退款?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以,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比如10周岁的未成年人购买冰激凌、作业本等与未成年人生活密切相关,且其可以理解并能预见相应后果,标的数额不大的行为,家长就不能以孩子“年少无知”要求商家退款。同理,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是购买了价值几十元的“奥特曼”卡片,家长也无权要求商家退款。

但是,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比如14周岁的小花购买了价值500元的“奥特曼”卡片,因该行为已超过其年龄、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如果家长同意或者事后追认的,小花的购买行为就是有效的;如果家长不同意或者事后未追认的,小花的购买行为就属于无效行为,家长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将购买的“奥特曼”卡片退还商家。

针对未成年人擅自消费的行为,家长和商家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检察官提醒

商家应履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在向未成年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要谨慎辨别未成年人是否具有消费能力,要综合判断其年龄和智力是否与购买能力相适应。切勿在家长未在场的情况下,向未成年人出售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适应的商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来源:绥德县人民检察院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买空调的时候,售货员都会问我们:买多大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回答“几匹”,比如一匹、两匹、一匹半(1.5匹)。这里的“匹”,指的是空调的制冷功率。

但众所周知,功率的单位是“瓦”。那为什么空调要说“匹”呢?“匹”跟“瓦”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匹”与“瓦”

我们国家有法定计量单位,在规定中,功率的单位就是“瓦”。但凡是都不是一定的,就像我们国家的货币计量单位中是“元”,我们却常说“几块钱”。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净水机领域,对水的计量单位就不是“升”,而是“加仑”。调酒的时候,我们也不说“几毫升”,而是“几盎司”。这些说法,都是约定俗成的口语化称呼,在非正式场合经常使用。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匹”也是如此,在空调的功率上,我们常说“几匹”,而不是“几瓦”。这里的“匹”,又叫“马力”,是过去对功率的一种计量单位。1匹=735瓦

空调上的“匹”

在空调上,“匹”又有了不一样的含义。当我们提到“几匹空调”的时候,往往是想知道这个空调的大概功率,而不是准确功率。

比如我们问一个孩子,“你多大啦?”孩子告诉你,“我上一年级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大概是六七岁。但具体多少岁,我们还是不知道。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空调的“匹”也是一样,在空调中,我们习惯于将【800W±200W】称之为1匹。所以当售货员告诉你“这台空调是1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它的制冷功率在600W~1000W之间。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很不精确对不对?有些时候为了说得更精确一点,还会说“小1匹”或者“大1匹”。小于700W的,就叫小1匹;大于900W的,就是大1匹;刚好是800W的,就是正1匹。

以“800W为一匹”的方式估算,1.5匹的空调,制冷功率就是1200W(±200W);2匹的空调,制冷功率就是1600W(±200W)……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新·空调上的“匹”

但空调的关键不是制冷功率的多少,而是制冷量的多少。制冷功率,可以理解为空调耗电的速度;制冷量,才是空调制冷的速度。

当年的空调都是定频空调,这种空调结构简单,基本上是耗电越多、制冷就越多。因此在选空调的时候,只关注制冷功率就行了。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但今天不同了,变频空调出现了。耗电量大幅度降低,同样的制冷功率,变频空调的制冷量比定频空调高了好几倍(但不是省电好几倍,这个说起来很复杂,以后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

所以今天的空调,包括海报上的称呼,都变成了“某某”型。比如26空调、32空调,指的就是空调的制冷量。26空调,制冷量在2600W左右;32空调,制冷量在3200W左右……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还是不够!有些人还是忘不了“多少匹”,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匹”就又有了专为空调量身定制的解释:当年的定频空调中,制冷功率800W左右的空调,产生的制冷量一般是在2400W(±200W)。于是变频空调的“匹数”,就根据制冷量重新换算回来,(只有空调可以用这个公式)1“匹”=2400W±200W(制冷量)(国际标准是2300W)。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这样一来,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就被拉到了同一个平台进行对比。我们依然可以根据房间面积,去选择空调匹数了。

功率单位是“瓦”,为什么空调功率用“匹”?一匹等于多少瓦?

我国未来的行政区划研究分析:小县合并、镇改市和培育中心城市

三部门:开展2021年度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于2021年6月-12月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抽查工作。

  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在自查抽查工作中,重点查找以下社会和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并进行清理整治:

  1.强制或变相强制入会并收取会费;

  2.只收取会费不提供服务,或者对会费所包含的基本服务项目重复收取费用;

  3.利用分支(代表)机构多头收取会费;

  4.采取“收费返成”等方式吸收会员、收取会费;

  5.利用法定职责或者行政机关委托、授权事项违规收费;

  6.通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费,特别是借庆祝建党100周年之机违规评选评奖收费;

  7.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

  8.强制会员单位参加各类会议、培训、考试、展览、评比评选、出国考察等各类收费活动;

  9.强制市场主体提供赞助、捐赠、订购有关产品或刊物;

  10.以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名义收取或变相收取管理费、赞助费;

  11.以担任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为名向会员收取除会费以外的其他费用;

  12.会费标准未按规定程序制定或修改;

  13.强制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未按照规定程序制定或修改;

  14.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不合理;

  15.其他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对部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自纠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对于抽查检查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整改不到位、不服从(原)业务主管单位部门指导监管等情形的,将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公开曝光、年检降档、评估降级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多起病例,紧急住院!和小龙虾有关?
天气日渐炎热,大排档又开始热闹起来,海鲜啤酒、龙虾撸串,那叫一个惬意!可是,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也要注意我们的身体。

多起病例,紧急住院!和小龙虾有关?江苏常州的马先生和朋友约了顿龙虾开始腹痛,起初以为是肠胃炎,他还不注意,天天四瓶啤酒,再一查才发现是急性胰腺炎,立即住院!

而23岁的姑娘小刘和朋友约了顿龙虾,血糖飙到了“18”,也住院了!

难道是小龙虾惹得祸?

记者进行了采访。

咄咄怪事:

啤酒龙虾加烧烤后开始腹痛

以为肠胃炎不要紧喝成急性胰腺炎

5月30日,39岁的马先生腹痛难忍又一次走进常州四院消化内科门诊,遇到的还是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蒋春樱。马先生以为这次还只是肠胃炎,不成想这次检查下来,马先生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需要住院治疗。

原来10天前,马先生和朋友们在夜排档啤酒龙虾加烧烤一顿尽兴后,当天晚上就感觉上腹部不适,恶心想吐,第二天症状没有缓解就到常州四院消化内科就诊。当时接诊医师蒋春樱建议他行胃镜检查,但是马先生拒绝了,理由是害怕,不得已就进行了腹部CT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蒋春樱就给马先生开具了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并叮嘱他注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马先生回家老实了两三天后,症状有所缓解,他就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了,连续2天喝啤酒解馋,每次喝4瓶啤酒才过瘾。几顿小酒下来,马先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同时还放射到后背部,像是有个什么东西箍在腰部,他忍了3天后症状没有缓解,不得已再次就诊,这次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马先生第一次发病,当时胰腺等消化道肯定有所损伤,他没有等完全康复就开始喝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促进胰腺大量分泌,胰管来不及排出时积聚在胰腺内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从而就导致胰腺炎的发作了。”蒋春樱介绍说,马先生通过治疗,身体状况已经平稳。目前,已经出院。

胖丫头23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

一顿小龙虾血糖冲到“18”差点丢命

明知自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却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一顿小龙虾之后,她住进了医院,甚至危及生命。医生说她是:“23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通过这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目前,小刘已经转危为安,血糖已经得到控制,饮食习惯也正在改变,然而她需要终身控糖,同时也要增加运动量。

家住常州新北的小刘,今年23岁,身高160cm,体重210斤,喜好高热量、高脂肪的油炸食物,“快乐肥宅水”是她的最爱,平时几乎没有运动,还常常熬夜,外婆患有糖尿病,她本人也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是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依然我行我素。2年前,她就出现了多饮多尿症状,但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没当回事。

5月26日,她和朋友一起宵夜吃了一顿小龙虾,半夜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她自以为是吃坏肚子,顶多是个肠胃炎,谁知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要求她立即住院治疗,原来她的血糖高达18.02mmol/L,结合其他检查指标,最终诊断为糖尿病酮症,如果不是及时降糖治疗,有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患者不仅仅是血糖高,还伴有高尿酸,长时间的高血糖对她的心血管系统、周围神经、甚至视网膜都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如今她常常感到心慌、气急,偶有视物模糊伴有四肢麻木、全身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将对体内多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其生活质量将大大降低。”常州四院内分泌科主任赵江波介绍说,小刘住院后,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诊疗,由内分泌科主导进行降血糖、降尿酸治疗,营养科根据小刘的饮食喜好、血糖等情况量身定制了低盐低脂糖尿病医学饮食及运动处方,眼科等专科为她进行对症治疗。目前,通过治疗,已经没有危险。

医生答疑:

突发胰腺炎、糖尿病罪魁祸首是小龙虾?

答案:并不是,是高油高脂高糖饮食

两起病例中,都出现了小龙虾,难道是小龙虾惹的祸?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常州多家医院。得到的答案是,无论急性胰腺炎还是糖尿病酮症,小龙虾都不是罪魁祸首。2021年5月份以来,常州一院、二院两大医院都没有收到因为吃小龙虾而出现急性胰腺炎和糖尿病酮症的病例。常州二院胃肠病中心主任黄锦分析认为,像马先生这样,完全是因为高油高脂饮食,外加暴饮暴食,饮酒毫无节制导致的。而像小刘这样,完全是因为平日里拿高糖分的饮料当水喝,日积月累喝出来的毛病,相继出现约顿龙虾住院的情况都只是巧合。对此,常州四院专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夏季是各类消化道急腹症的高发期,其中发病最为凶险的是急性胰腺炎。胡吃海喝、暴饮暴食,油脂、酒精、糖分等摄入过多,往往会让胰腺不堪重负,使胰腺液大量的分泌。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常州四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蒋春樱告诉记者,胰腺炎有两种,一种为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另一种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后者病情凶险,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预防急性胰腺炎要做到一日三餐正常吃,按时吃,不要经常饿肚子,也不要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尤其是高油高脂高糖的饮食尽量避免。“一旦暴饮暴食、胡吃海喝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不适时,必须要及时就诊。”

而对于糖尿病,常州四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朱琳说,“管住嘴、迈开腿”这六个字是远离糖尿病甚至许多疾病的良方,虽然很多人很难做到,但是能管住一次嘴就管住一次,能迈开腿一次就迈开一次。

病例追踪:

横纹肌溶解症罪魁祸首是小龙虾?

答案:也不是,是当年用的洗虾粉

众所周知,几乎每年都有人吃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那么横纹肌溶解症罪魁祸首是小龙虾吗?“其实,横纹肌溶解症的罪魁祸首也不是小龙虾。”常州二院胃肠病中心主任黄锦说,小龙虾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吃完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大多是因为商家在清理活虾的时候用了“洗虾粉”,“洗虾粉”残留被人误服,这才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这两年,洗虾粉基本已经不怎么多见了,所以因为吃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也很少了。”

记者采访常州一院、二院、四院得知,截至目前,这三所医院2021年都还没有收治到因为吃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

-END-

必看!掌上万事通便民平台小程序上可自助发送信息!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作为一名普通人,蔡磊在很多人看来,早已实现各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比如说,他是京东集团副总裁、“互联网+财税”联盟会长、中国电子发票推动者,还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贡献人物”…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这是多少人无法企及的事业成就。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人生赢家,在有些事情上也同样无能为力,比如疾病。

2019年初,一路奋斗打拼事业的他开始感受到身体异样——

左臂总是不自主地肉跳。

一番检查过后,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这个病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渐冻症

确诊的那一刻,蔡磊的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五雷轰顶,我觉着我要窒息了。痛苦、绝望,为什么是我?”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为了治病,他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耗费上百万元。

期间尝试过无数方法,从针灸、按摩,到干细胞、抗氧化…

然而他的身体,依然无可逆转地枯萎中:

目前左手已经完全失去直觉,右手也开始有了萎缩的征兆。

他预测自己能够正常沟通和工作的时间,还剩下1-2年

从京东高管到渐冻症患者,他的事业和生活早已被疾病完全颠覆。

直到现在,蔡磊依然无法理解这样的不幸为何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想的全绕不开“渐冻症”这3个字。

“我怎么可能是这个病!”

蔡磊的无助背后,同样藏着上百万人的痛。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渐冻人,

渐渐冻住

有人称渐冻症患者为“清醒的植物人”,他们的人生被禁锢在身体里。

明明有意识、有感情、也有梦想,可就是动不了,再也无法和这个世界产生半点互动。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全球最著名的渐冻症患者,物理学家霍金,

被渐冻症折磨50多年,后期只能通过眼球和外界交流

渐冻症患者,莫里·施瓦茨教授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中曾经这样形容这种病,

“ALS就如同一支点燃的蜡烛,它不断融化你的神经,使你的躯体变成一堆蜡。”

一开始,症状轻微,比如肌无力,以及蔡磊感知到左臂的“肉跳”;

慢慢地,这种无力感会以一个部位为起点,向着远端、近端、对侧、头部、尾部蔓延开来…

而在这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中,病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直到最后,无法呼吸。

甚至连一口痰,都能轻易断送他们的性命。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呼吸衰竭是病人最常见的死因

据统计,渐冻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5年

也就是说,几乎从患病那一刻开始,生命就已经进入倒计时。

一方面是无法自理的生活,

等同于提前迈入老年生活,需要身边亲人的长线照顾,从此离不开轮椅、护理床、呼吸机、咳痰机、吸痰器;

另一方面,还得在清醒的状态下感知身体机能的一步步丧失。

研究发现,渐冻症除了会损坏运动神经,并不会对人体其他机能产生半分影响,听觉、嗅觉等甚至会变得更加灵敏。

正如霍金确诊时医生对他说的那样,

“你可以思考,可是没有人会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生命质量,骤然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渐冻症患者在确诊之后,结婚的提离婚,恋爱的提分手。

即使明知道内心依然离不开伴侣,但他们实在太害怕自己会拖累另一半的人生了。

蔡磊的一位病友曾经苦笑着说道,

现在就是放一瓶农药在自己跟前,也拿不动、喝不了;

曾经想过咬舌自尽,可发现无论自己怎么用力,却再也咬不动。

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了。

说来残酷,可这就是渐冻症患者要面对的真实人生。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undefined

病情不可逆的绝症

相信大家开始听说“渐冻人”,都是从7年前风靡全球的那场冰桶挑战开始的。

每倒一桶冰水,就有100美元捐到渐冻人协会。

因此从素人到明星,纷纷点名响应,一桶桶冰水高高举起,从头顶淋下,成了一场全球化的爱心举动。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虽然存在“疾病娱乐化”的作秀质疑,但这场小小的挑战,同样也给许多渐冻人的人生带来大大的不同。

发起该项活动的渐冻人协会宣布,在“冰桶挑战”的影响下,在2年时间里已经顺利为渐冻症患者顺利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的爱心基金。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在得到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下,研究发现了渐冻症的最新致病基因:

NEK1。

找到这个新的致病基因,科学家对于渐冻症的治疗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是真正推动了医学研究。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在这之前,绝大部分人从未接触过“渐冻症”的概念,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小群人如此痛苦地生活着。

作为一种罕见病,渐冻症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

截止2014年,中国一共有20万渐冻人。

病人群体基数小,意味着治疗药物的市场需求小、利润小,药企也因此不愿意做这类罕见病的药物研发。

也意味着相比起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渐冻症患者更容易被忽略、被放弃。

像蔡磊一样,许多渐冻症患者在确诊以后,都感受到了天塌了一般的绝望。

不是因为高昂的医药费,也不是因为可以预见的“废人状态”。

最无助的原因只有一个:

即使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渐冻症,依然是无药可治的绝症。

渐冻症是世界五大绝症之首。

其凶险程度,甚至排在艾滋病、白血病、癌症、类风湿之前。

世界上目前用于辅助治疗渐冻症的药物,只有依达拉奉利鲁唑(力如太)

在服用之前,医生也会明确告知:

这种药物对于治疗没有效果,只能减缓病情发展。

很无奈,但这也是目前渐冻症患者唯一的方法。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undefined

和时间赛跑

渐冻人所面临的苦难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残酷,然而时间永远不会为任何人驻足。

还记得那位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吗?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从发现病情到全身瘫痪,仅仅隔了半年时间。

弥留之际,她立下捐赠器官的遗愿,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即使是在半只脚踏入鬼门关的时刻,想到的依然是怎样为这个世界做一些贡献,不给大家带来一丝麻烦。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还记得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吗?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2020年,确诊渐冻症不久的他依然隐瞒病情,坚守在抗疫一线。

最后迫不得已向公众袒露真相,是因为害怕这样走路一颠一簸的自己在接待前来的专家、领导面前显得太不礼貌。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渐冻症是不治之症的现实暂时无法改变,但永远有人选择用最好的姿态去抗争、去和时间赛跑。

正如一位渐冻症患者所说,

“就算我的身体被锁住很久,我仍然要站在高处看世界。”

而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京东副总裁,蔡磊。

在患病以后,也开始了争分夺秒的“自救”之旅。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先是翻阅了国内外上千篇关于渐冻症的研究文献,一句一句地细读,了解对于目前医学界对于渐冻症的实验进展阶段。

紧接着,主动联系国内外神经学领域的科学家。

不遗余力地筹集资金,搭建生物实验室,说服药企生产,甚至多次以身试药,参与临床试验。

再后来,他发挥自己互联网出身的优势,将渐冻症患者散落的需求汇总起来。

联合国内渐冻症最顶级的专家樊东升教授,建立渐冻症患者数据大平台,记录整合每一位患者的全生命周期。

43岁京东副总裁自曝绝症,令人唏嘘:我只能看着自己死去

如今的他左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了萎缩的征兆。

但他依旧奔波着、忙碌着,把自己活成了成为了药企、科学家、病人之间的一座桥梁。

“我既然还有时间,应该做点事,如果我不做,更没有人做,因为所有的病人和家属无比悲惨,他们身体、家庭、经济陷入绝望困境,多数没有太大社会影响力,也没有钱,没有资源。”

一切努力只为了一个目标:

找到一切有能量的人,加快渐冻症药物的研发生产。

药物研发,无疑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先不提最终能否研发成功,即使是从研发成功到正式面世,中间也是一段漫长的等待。

有人说,他这是飞蛾扑火,凭借一个人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有结果。

他也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撑到那一天。

但他深知,如果连自己也不出一把力去推动攻克这个病,等到自己真的走了,渐冻症人群的困境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被真正关注?

到了那个时候,还要有多少人的家庭和人生因此支离破碎?

在他看来,这是渡己,更是渡人。

“在我死亡前要做一件事,百万生命计划。

我想把以运动神经元病为代表的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助力攻克一下,这中间有一千多万人,我想先救十分之一。”

蔡磊的计划看似疯狂,但至少给了渐冻症人群一条新的道路,新的希望。

当我们开始理解、开始持续关注,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愿天下病有所医,人人健康可期。

必看!掌上万事通便民平台小程序上可自助发送信息!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2021年6月8日,#游泳馆更衣室每天都有女性带儿子进来# 的话题登上热搜,立刻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对于不了解内情的人来说,可能会非常好奇,具体细节到底是什么?进入游泳馆女更衣室的男孩有多大?矛盾发生的过程是什么?

下面我先把网友们的疑问解答一下,然后再做评论分析。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一、一位妈妈带着10岁多的儿子进入游泳馆女更衣室,引发矛盾。

按常规认知来讲,女性带幼儿(这里特指男孩)进女更衣室,一般不会引起更衣室女性的心理不适,毕竟幼儿都小于5岁。

但是登上热搜的这位妈妈,却把10岁多的儿子带入游泳馆女更衣室,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孩毫不掩饰盯着一位正在洗澡的女性隐私部位看,并且还起了生理反应,结果让那位女性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当这位女性向游泳馆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对方说男孩子还小管不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男孩母亲竟然反讽被窥视女性道:“孩子又看不懂的,就你精贵怕看!”

矛盾就这样发生了,至于最终结果是什么,只能静观了。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二、10岁多男孩被母亲带入游泳馆女更衣室内,暴露出其母亲的无知。

游泳馆内更衣室属于小型公共空间,在这里同性之间基本上不会避讳什么,但是如果有异性的存在,哪怕是儿童(6-11岁)也会让人感觉到心里不适。因为我们都清楚一点,稍大一点的男(女)孩会对女(男)性身体产生好奇心,好奇之下便会忍不住去窥视,这个10多岁的男孩就属于这种情况。

对于这一基本认知常识,那位10多岁男孩的母亲却不知道,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还小,小到什么都不懂。但是真不懂吗?从那个男孩窥视一位女性身体并产生生理冲动就能得出结论。因此,对于这个男孩的母亲来说,正在用无知让孩子给身边的人隐私被侵犯。

如果被侵犯隐私的女性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最终她会胜诉。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三、性教育缺失易导致孩子不懂尊重他人隐私,家长失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0岁男孩在游泳馆女更衣室内的行为,充分暴露了父母对他性教育的缺失,对于已经10岁多的男孩来说,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隐私,又如何去尊重别人的隐私呢?而缺乏对孩子性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也恰容易减缓孩子的心理成长速度,这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在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工作中,寒石冷月曾接触过多起家长对孩子缺乏性教育所产生的案例,如有一位妈妈在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还不和孩子分开睡,更不要说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了,结果这个孩子到学校后时不时出现骚扰女同学的现象,最初被骚扰的女同学家长不得不出面干预,有个别脾气火爆的家长出手打了这个男孩,有的妈妈直接指着这个男孩的鼻子骂他小流氓。但是就这样那个男孩的妈妈仍然护犊子心切,不以为然,最终由于屡教不改使孩子因强奸罪走上了犯罪道路。

没有对比就没有反思,身为家长如果不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总是用溺爱之心面对孩子的成长,恐怕你的孩子即使生理上成人了,心理上也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就如上面这个10多岁的男孩,他就属于心理跟不上生理成长速度的典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家长的无知,往往容易让孩子同样也无知。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四、游泳馆对于女性带男孩进入更衣室没有明确的规定,才会助长一些家长的无知泛滥。

如果我们从网上搜一下有关游泳馆对于女性带男孩进入更衣室的相关规定,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保护隐私方面,绝大多数游泳馆都忽略了儿童可能会对成年女性造成隐私侵犯。

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会出现因为女性带男孩进入更衣室而发生纠纷的现象,如成都太古里一家健身房游泳馆内,陈女士带5岁儿子进入女更衣室就被人投诉。类似的现象就不再多列举了,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正是因为有些游泳馆对于女性带男孩更衣室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即使有规定也会睁一眼闭一眼,才会助长一些家长的无知泛滥。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少游泳馆不会格外重视女性带男孩子进入更衣室的管理呢?其原因无外乎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以及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不愿意设置专门的亲子间,供带孩子的家长方便使用,同时也不会出现孩子进入成年人更衣室所造成的麻烦。

妈妈带10岁多的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结果引发矛盾,谁之过?

结束语:从一起矛盾纠纷中我们能看到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家长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忽视对孩子进入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结果是让孩子成了无辜者,但是这种无辜必将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如心智发展迟缓,认知水平低下,不能心理独立等,从这位10多岁男孩子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这种负面影响。希望有心的家长本着对孩子健康成长负责的心态,全面抓好家庭教育,让孩子有好品质好习惯,助孩子一路顺利成长。

中办 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中办 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方案》确定的工作原则为:尊重规律、稳扎稳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保护、体现特色;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建管并重、长效运行;节约资源、绿色建设。

《方案》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方案》明确了“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等12项重点任务,并就“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等作出细化部署。

(央视网)

以后,便民热线就打“12345”!

一号通办!以后便民热线就打1234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加快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2021年底前各地区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地方接听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服务各地区归并后的热线统一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语音呼叫号码为“12345”,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范围
受理
企业和群众各类非紧急诉求,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
不受理
须通过诉讼、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程序解决的事项和已进入信访渠道的事项,以及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事项。
加快各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
1. 
整体并入:企业和群众拨打频率较低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取消号码,将话务座席统一归并到各地区12345热线。
2. 
双号并行:话务量大、社会知晓度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保留号码,将话务座席并入12345热线统一管理。对于不具备归并条件的热线,可以保留话务座席,与12345热线建立电话转接机制
3. 
设分中心:实行垂直管理的国务院部门在各地区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分中心形式归并到所在地12345热线,保留号码和话务座席,与12345热线建立电话转接机制,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共建共享知识库相关数据实时向12345热线平台归集
“地方12345热线归并清单”有哪些? 一起来看!

 

来源丨中国政府网

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刑责年龄拟作个别下调

在10月12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记者会上,就未成年人刑责年龄是否将作调整、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立法工作进展情况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作出回应。

未成年人犯罪刑责年龄拟作个别下调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臧铁伟对此表示,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两条腿走路”:

  • 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

刑法修改拟对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犯罪规定作出完善

臧铁伟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今年6月初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会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期间收到主要意见包括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

即将提请10月13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吸收这方面的意见,对奸淫幼女、猥亵儿童,以及特殊职责人员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作出修改完善。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正抓紧进行

对于制止餐饮浪费立法工作进展和浪费标准界定、法律具体实施等问题,臧铁伟表示,目前,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正抓紧进行,对于浪费标准、法律执行等具体问题,立法工作专班都在认真研究中。

立法工作机构将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相关规范制定完善好,并推动相关法律尽快出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提供法治保障。

END

来源|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