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今年建设158个美丽宜居村庄

长沙县今年建设158个美丽宜居村庄

图为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春华镇武塘村。刘鑫宇 摄

星沙时报讯(实习生 田媛媛 记者 熊冰俏)日前,长沙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2年长沙县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将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五好”“五美”“五特”为目标,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为原则,开展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美丽庭院建设为基础的“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活动。

据了解,今年长沙县将分三类推进建设158个美丽宜居村庄,其中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129个、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26个、标杆型美丽宜居村庄3个。其中,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的基本要求为“五好”达标、环境优美,“五好”建设标准为生态保护好、环境维护好、庭院整治好、水体治理好、道路建设好。

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基本要求为“五美”示范、精致精美,“五美”建设标准是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标杆型美丽宜居村庄基本要求是“五特”彰显、宜业宜游,“五特”建设标准是生态有特色、旅游有特色、产业有特色、文化有特色、美食有特色。

所有项目将实行综合验收方式,分别由各乡镇、长沙县级、长沙市级层层把关,对已申报的各个美丽宜居村庄进行验收;经审定后,分别对验收合格的建设单位给予奖补。

为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县委、县政府把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县领导办点工作机制。镇(街道)要成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要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上重点倾斜。村(社区)、核心片、自然村落(屋场)要建立健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组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理事会,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长效管护事宜。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加强协同配合,集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整体谋划、部门联动、项目聚合、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众投共建机制以强化项目统筹。

《方案》提到,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纳入县对镇(街道)、镇(街道)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的作用。除对验收合格单位予以奖补以外,还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作用,鼓励村民积极筹资筹料、投工投劳、腾地拆违,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激发乡贤、能人等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以强化共享共建。此外,还要求做到强化资金管理;强化长效管控,按照“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健全完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建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