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长沙县,中部第一

刚刚公布!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

《2022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长沙县位列中部百强县第一位!

中部百强县榜单

该研究基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依据新时代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个维度进行设置,科学构建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最终形成“2022赛迪中部百强县”。

而就在此前

《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

其中包括多个重量级榜单

长沙县位列

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第5位

蝉联中西部第一

2022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第5位

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第3位

2022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第6位

2022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第4位

其中绿色发展和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

长沙县较去年分别上升了1位

所有榜单均居中西部第一

在《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榜单

长沙县再进一位

位列全国第八

连续五年稳居中西部第一

厉害了,长沙县!

为什么长沙县能多次位居前列

有哪些优势呢?

一起来揭秘!

近年来,长沙县坚持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与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大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高品质建设、开放高层次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民生高水平保障上,超前谋划、先行先试、整体推进,不断书写出跨越赶超的答卷。

勇攀高峰,综合实力不断跨越

近年来,长沙县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长株潭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中找准坐标、全域谋划、释放优势,以一地一域的精彩为湖南发展全局添彩。

“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未来产业。”全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长沙县工程机械产值突破1600亿元,依托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等企业,快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元。

随着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国家级长沙经开区、黄花综合保税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发展平台进一步壮大。同时,“南征北战、东拓西融”差异化空间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近40家世界500强企业抢滩登陆,长沙县再次迎来发展腾飞的崭新机遇,县域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为。当下,长沙县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不断抢占“制高点”,在高质量发展“高地”上立起更多“高峰”,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彰显星沙担当,贡献星沙力量。

创新谋变,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6月28日,满载着近300台“山河绿”高空机械设备的20余辆货车从山河大道驶出,发往全国20多个省份以及俄罗斯、越南、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说,山河智能将不负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创新之路。

两年来,山河智能推出了众多“超级装备”,如全球首创的引孔式钻机、引孔式静力压桩机、全国首台纯电动智能挖掘机等创新产品。

今年来,山河智能面向全球发布了8款地下工程高端装备,多款为行业首创、世界领先。这正是山河人坚持先导式创新和差异化发展而交出的阶段性答卷。

在长沙经开区,创新已根深叶茂,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都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惊艳亮相。目前,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3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2家。

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创新,是星沙大地不断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制造之城”正嬗变为“智慧之城”,从国内走向国际。

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再上台阶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长沙县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锻造了“无改革,不星沙”的金字招牌。

2021年,长沙县位列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第9,连续4年稳居中西部第1;荣获“中国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标杆县”“中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县”称号;获得2020年、2021年湖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第1名,连续两年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2022年,长沙县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制定30项重点改革任务,着力打造审批更快、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率更高的长沙县营商环境4.0版本。

5月10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联合发布“1+1+N”人才政策体系,未来五年县区将共同投入15亿,打造广纳英才的“强磁场”。

强化政策供给,长沙县从来不遗余力。62个县级惠企政策文件,200条政策措施,近5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23条暖企措施,14条“免申即享”惠企政策,1本政策口袋书,76名服务专员和就近办责任人,将政策送到企业门口。

一系列改革举措,提升环境“强磁场”,营造发展“软环境”,长沙县助企惠企更加有力。

截至10月底,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登记市场主体达18.9万户,比2021年底净增长15.19%。与三年前比,商事登记主体增加了近5万户,净增量增幅连续7年保持在10%以上。

绿色发展,山清水秀画卷铺开

傍碧水而憩、穿花海而游、踏青草而嬉,这样的体验,已是长沙县居民在松雅湖的日常。长沙县用生态赋能产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众国字号招牌加持见证长沙县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湖南省主会场活动中,长沙县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发布GEP核算数据:2020年长沙县GDP是GEP的1.10倍。为当前国内已发布GEP数据地区中GEP与GDP差值最小,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山水“有礼”,文明不息。从GDP到GEP,不断拓宽的“两山”转化路径,长沙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2021年,长沙县内主要河流浏阳河、捞刀河长沙县段总体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Ⅲ类及以上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较2018年上升1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在星沙屡见不鲜。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正为长沙县描绘共同富裕先行区的时代画卷增添亮丽底色。

宜居宜业,幸福之城迅速崛起

星沙的发展,见证了产业的加速跑,氤氲着商圈的烟火气,折射出市民的幸福感……繁荣产业与诗意生活,让人不禁产生“我想有个家,最好在星沙”的强烈共鸣。

无改革不星沙,无开放不星沙。30年前,长沙县在星沙镇(原望新乡)成立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长沙县不再“有县无城”。近年来,长沙县大力实施“南征北战、东拓西融”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城市发展新格局。

围绕“城乡品质提档年”行动,长沙县不断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对标中心城区的城市布局、发展形态正在加快形成。

持续提质升级的基础设施,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今年以来,星沙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实施“增花添彩”,重要公园广场、道路节点处和出入城口,栽植花卉共计3万余平方米。新改建厕位项目拟选址新建公厕6座、改建公厕12座。完成特立路、东八路、雷公岭路、卫星路4条道路提质改造,协同推进“百街千巷”综合整治提升项目。

“幸福没有定义,它或许就是家的旁边有一片天然绿荫。”湘龙街道居民黄颜说,身处星沙中心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业综合体星罗棋布,放眼望去,一座极富现代气息的星沙新城,流光溢彩。

一起为优秀的长沙县

打call点赞!

扩散让更多人知道

-END-

 最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发布,长沙县第五

11月18日,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

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在此次公布的榜单中,

长沙县综合实力全国第五!

长沙县各项指数持续领跑中西部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具体排名情况吧~

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第五位

2022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第五位

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第三位

2022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第六位

2022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第四位

据悉,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中小城市发展特点,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和社会治理优化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百强县市作为县域经济“火车头”,对引领省(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中西部第一县、全国五强县,长沙县无论是从经济活力程度、人力资源优势,还是从区域发展特色、城乡人居环境,表现都十分不俗。

十年来,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实现高位进位、弯道超车,奏响了跨越崛起的最强音。从2012年首次闯入全国县域经济15强,到2014年挺进10强,再到2015、16、17连续三年的高位进位和发展突围,长沙县实现了2018-2021县域基本竞争力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前5。

厉害了,我的长沙县~

快将这个好消息

告诉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