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真的需要那么多“功能”吗

“×××电话手表,能打电话的手表!无论你在哪里,一个电话马上找到你!”最近几年,这样的广告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家长群体视野之内。在各路厂商的大力营销下,具备电话、上网、远程监控等多种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似乎正在从少数家庭才会买给孩子的“奢侈品”,变成中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校园之内,功能更丰富、外形更时尚的智能手表,很容易成为小朋友们追捧的对象。校园之外,不少家长对此也极为上心,想方设法为孩子挑选具有更多“亲子联络功能”的智能手表。

然而,近日有数据显示,许多消费者对儿童智能手表的质量并不满意。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近一半消费者对儿童智能手表质量给出负面评价。其中,有超两成消费者遇到定位不准问题,超四成消费者表示所购产品信号不稳定,通话质量差,近三成消费者认为儿童智能手表内容的复杂性容易影响孩子心智健康。质量问题之外,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是十分担忧。

任何一类商品、任何一个品牌,要取得消费市场的信任,都必须解决好质量问题。厂商在营销领域投入再大,如果不能让质量跟上宣传,都难免让消费者产生“货不对板”的不良印象。家长为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首要需求就是与孩子联系,并取得孩子的实时定位。因此,定位不准、通话质量差等问题,对这一商品类型而言可谓致命缺陷。如果一块儿童智能手表,连核心功能都实现不好,无异于给阉割版的手机原件套了个“表壳”。这样的商品设计,既不关心作为使用者的儿童,也不尊重作为消费者的家长,迟早会在日趋严格的行业监管之下受到淘汰。

质量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儿童智能手表这个“新生事物”,社会的疑虑与担忧却不局限在质量问题上。在网络舆论场上,质量相对较好、销量相对较高的一流儿童智能手表品牌,反而更容易引起争议。这些品牌推出的手表,往往“功能强大”“时髦值高”,让孩子和家长都觉得买了“倍儿有面子”。然而,孩子在使用手表时,某些功能却不免让人感到不太舒服。

还是以江苏消保委的报告为例:不少消费者认为“儿童智能手表内容的复杂性”会影响孩子心智健康,这说明:社会并不认为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多多益善”。相对于普通手表,智能手表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入了通话定位功能,给儿童加了一份安全保障,而与普通手机相比,智能手表的卖点则在于不会让儿童过于自由地接触游戏、上网等容易使其在学习中分心的功能。过度强调儿童手表的功能性,尤其是社交、娱乐功能,很容易使其“手机化”,一方面会对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形成诱惑,另一方面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攀比心,乃至造成基于手表品牌、档次的“社交分化”。

会受到儿童智能手表某些功能“诱惑”的不仅是孩子,还可能是家长。某些儿童智能手表的“家长监控”功能过于强大,也会给家庭教育造成负面影响。此前,有博主专门发布视频,曝光了当代儿童智能手表惊人的“监控力”,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一些儿童智能手表型号可以在孩子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限时、不限次地将孩子身边的声音“转播”给远方的家长。家长固然有了解、教育、管理孩子的权责,但少年儿童也应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如此才能健康成长。家长如果不加节制地对孩子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很可能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更何况,这些隐私信息经由儿童智能手表处理,还有潜在的外泄风险,更加令人担心。

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举行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学习类App、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儿童智能手表正是“儿童智能设备”中的一类。对于这一产业,社会还应高度关注其对儿童权益、儿童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